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LIVE, DIE, REPEAT - 異空戰士

電影: 異空戰士 (Edge of Tomorrow)

導演: 德格里文 (Doug Liman)
主演: 湯告魯斯 (Tom Cruise), 艾美莉賓特 (Emily Blunt)

片長: 113 分鐘
級別: IIB

個人評分: 8/10

  正在準備看這篇影評的你,若果是熱愛電子遊戲的一群,應該會對<<異空戰士>>的橋段感到很受落。皆因主角就像打機一樣,在攻略遊戲的過程中在哪個位置掛掉,便在哪個位置重來。而戰勝出現機率較少的敵人就像完成了「中boss」戰一樣,成了你遊戲人生中死後的重生點。擊倒最終大佬過後,更能夠繼承過往的經驗以二週目重新開始。這就像多年前的經典日式角色扮演遊戲「時空穿梭機 (Chrono Trigger)」一樣,故事的歷史或時間軸會因應玩家的選擇而改寫。

  說回電影本身,<<異空戰士>>改篇自櫻板洋的小說「All You Need is Kill」,小說除了被荷里活改篇成電影外,同時亦被另一日本的著名漫畫家-小畑健-繪畫成短篇漫畫作品。故事講述一種能夠操控時間的外星文明-「擬態」-在不久的未來中侵略地球。而所有外星軍團都是由母體Omega 不斷生成次一級的小隊隊長Alpha 進行組隊入侵。由於人類於各大小的戰役中節節敗退,連完全沒有戰鬥經驗的少校男主角Cage (湯告魯斯 飾),亦不能幸免被派到戰場上跟擬態一戰。他在隨隊搶灘的時候全軍覆沒,臨死前憑自然反應拿起了強力的炸藥跟其中一只Alpha 同歸於盡。由於某些特殊的原故,他卻意外地獲得了無限輪迴的威能,結果成為了戰事上的主要皇牌。


電影版的戰甲充滿荷里活的美國色彩,跟漫畫日風唯美主義先走的感覺完全不同。

  雖然「無限輪迴」跟「外星母體」在不少的電影或劇集中出現過,但這兩個老掉牙的情節結合起來卻能帶來不錯的效果。<<異空戰士>>的成敗關鍵在於剪接的功夫是否到家,如何在兩個小時的片長中做到不斷重複相類似劇情的同時,卻不會令人感到煩厭絕對是一大課題。幸而製作團隊在編劇及選角上都下了苦功,大大減低了這個課題的難度。當中黑屏的運用實在妙絕,那半秒的空白簡單直接令觀眾明白到不幸的主角一而再,再而三的掛了... 掛了... 又掛了... 在不同的「game over」的情節中,更加插著不少有玩味的笑點,都能令觀眾對同一個劇情百看不厭。主角找來拍慣科幻動作片的湯告魯斯擔任,「靚湯」在拿捏嚴肅、無奈以及搞笑的功力實在到家。手持大劍的艾美莉賓特則演活了女主角的巾幗形象。相反精英部隊成員的造型明顯下過了功夫,卻因為劇情未能配合而浪費了這個角色。


  同樣是「靚湯」的電影,於個人而言,<<異空戰士>>比往年的<<攻。元2077>> (Oblivion) 來得有趣。給你們一份功課,你們要一數主角究竟在戲中死去了多少次嗎?

官方預告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