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影: 戰逆豪情 (Fury) 導演: 大衛艾耶 (David Ayer) 主演: 畢比特 (Brad Pitt), 舒拉保夫 (Shia LaBeouf), 莊柏恩瑟 (Jon Bernthal), 米高皮拿 (Michael Peña), 盧根利文 (Logan Lerman) 片長: 135 分鐘 級別: IIB 個人評分: 8/10 |
市場上不乏以二戰為題的著名大型戰爭片。1998 年的<<雷霆救兵>> (Saving Private Ryan) 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及後不少觀眾不約而同的以此片作為對比基準。故此近年的二戰電影,很多都避免走宏觀浩瀚的路線;轉為偏向以微觀的角度講述不同國家不同小隊的故事,盡量避免與其他佼佼者直接作比較。年初的<<古文明救兵>> (The Monuments Men) [相關影評: 失眠救星 - 古文明救兵] 亦以保護藝術品的角度來看二戰。而這次<<戰逆豪情>> (Fury) 則以美國坦克小隊的角度,來窺探二戰後期美軍與德軍的交鋒。 | ![]() |
由於電影以坦克為中心,故事大部份的情節都是在刻劃一班以「猛火號」(Fury) 為家的戰士們。小隊以「戰頭」Wardaddy (畢比特 飾) 為首,連同負責射擊的「聖人」Bible (舒拉保夫 飾)、負責填充彈藥的「大躉」Coon-Ass (莊柏恩瑟 飾)、加上掌舵副駕的「肥哥」Gordo (米高皮拿 飾),他們出生入死的不停的在戰場中進出。觀眾可以從不同角色的對白中看到,儘管各人來自不同的背景,無論是宗教還是價值觀上都頗為不同。但上戰場的時候,大家都是最合拍最親密的伙伴,否則「猛火號」便不能在多場的戰役中僥倖成為唯一的倖存者。面對著德軍的不仁以及無情的戰火,整套戲的氣壓都很低,給觀眾一種像是親歷其境一樣的沉重感覺。電影中沒有很多坦克直接對碰的場面,但是由於當年美國製的雪曼坦克比德國製的虎式坦克落後,在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就只是簡單的一兩個情節已經令觀眾印象深刻。而其他部份的劇情都是由菜鳥新兵Norman (盧根利文 飾) 的成長來貫穿整個故事。最後無雙式的結尾戰都是一貫美國英雄式的唯美拍攝手法。


而本片除了營造氣氛的指數非常高以外,故事中段畢比特的一句對白「Ideals are peaceful, history is violent」就為這套戲加上了一個光環。此對白的中文翻譯意指「理想是和平的,但歷史卻是殘暴的」。特別是面對近日於香港所發生的雨傘抗命。我相信這座城市中的每個人都總有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反對佔領的人士或沉默的大多數都認為各方應該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協商解決問題。「Ideals are peaceful」。但是另一邊箱的現實上是,暴力正以肢體衝突以外的種種形式於這個城市中散播。無論是議會暴力,還是制度不公,當問題已經不可以訴諸和平理性的討論才導致今天的局面。假若政府或當權者依然無視市民的訴求,將來不論施加暴力的團體是佔領人士、反佔領人士、抑或當權者,包括警察。我絕對相信更多的暴力將會被刻錄在香港人的歷史之中,「History is violent」。
官方預告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